天然钻石是名副其实的“宝石之王”,这不仅由于它的美丽和闪耀,同时还源于它极其稀少的产量。天然钻石是经过上亿年高温高压形成的自然产物,一直以来,它因为巨大的开采难度、高昂的加工费用以及稀少的产量而价值不断飙升。天然钻石的价格取决于4c标准等级如何,符合4c标准越高的价格自然就越昂贵,另外钻石价格还受到品牌知名度、产地等因素的影响。
合成钻石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局面,它完全没有产量以及形成时间上的顾虑,例如美国加州一个合成钻石公司Diamond Foundry曾经宣称自己两周内就能在实验室里种出数百颗钻石,且每颗都在9克拉以上,质量丝毫不逊于天然钻石。
不为时间和开采成本所阻挠的低价人工钻石横空出世,无疑会对传统钻石造成巨大冲击。钻石被批量生产,成本大大降低,许多人不禁会提出质疑,在不久的将来,钻石会不会大幅度贬值?钻石与玻璃同价会不会即将成为现实?今天的天然钻石又会有什么对策来应对冲击呢?当年的奢侈品,会不会沦为玻璃,水晶一样的日用品呢?2018年5月,全球最大的钻石生产商De Beer为了应对来自合成钻石的压力,选择推出了他自己的人造珠宝品牌Liightbox Jewelry。
De Beers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钻石开采贸易垄断家族,高峰时期控制着全球90%的钻石开采与贸易,即使今天,这个比例也超40%,是当之无愧的“第一钻石家族”。很多人都对De Beers这一决策表示不理解,传统钻石不但不打击人造钻石产业,反而自己还要进军这一领域,这不是砸自己招牌吗?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,这是De Beers下的一盘很大的棋。
拥有130年历史的De Beers一直是人造钻石忠实的拥护者,“A dimand is forever.“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”这句经典的广告语就是De Beers将钻石与爱情、婚姻联系起来从而升值的成功营销案例。但人造钻石并不是De Beers面对的第一个挑战。
部分业内人士认为,De Beers实际上是希望通过低价策略干扰人造钻石竞争对手,巩固天然钻石的地位。有人指出,伴随着合成钻石产量的增加,受到冲击的会是合成钻石本身,而实际上合成钻石的价格也在不断下滑。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是截然不同的商品种类,“钻石卖成玻璃价”的情况也不可能会出现。天然钻石只要维持清晰的奢侈品市场定位,就能稳定地占据市场份额。
De Beers不仅对传统钻石有着清晰的定位,对于自己刚刚涉及的人造钻石行业同样也有着清晰的定位。他表示成立Lightbox仅仅只是因为人造钻石是一项能够获利的业务,并不是在向市场“倾销”人造钻石。De Beers的CEO Bruce Cleaver表示,消费者会购买人造钻石是因为欣赏美观的设计和为娱乐所用,并不是为了纪念譬如结婚这种人生中的美好瞬间。De Beers任然会坚守在天然钻石的前线,因两者服务的人群截然不同,人造钻石并不会对天然钻石业务产生任何影响。
人造钻石